搜索
检察文化 首页/ 检察文化/

我与检察----我院优秀征文选登(五)

时间:2020-12-24

来源:未知

录入:路雪

【字体: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从前看过一篇文章,它是这样说的:社会就如同一个足球场,并不是所有人能充当时代先锋去力挽狂澜,去改变这个世界,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做这个社会的守门员,也许这些人平时看起来平凡,因为他们不能得分、不出风头又不被关注,但是平凡并不等于无所作为,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恰恰是这些人守住了一个社会的底线。
       在我的周围,有那么一大批默默战斗在第一线的人。他们的工作很平淡,既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,也没有庄严神圣的审判,甚至很少有紧张激烈的场面。他们只须片言只语,就能铲除腐败,惩治犯罪,避免一次次因犯罪而带来的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。他们的心中始终在坚持着一个崇高的信仰,那就是要“立检为公,执法为民”,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,是的,这就是人民检察官!我们就是这个社会法治足球场上的守门员,公平正义就是坚守的底线。
       相信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内心中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,有朝一日能手握法槌主持正义,或者是在审判庭上代表国家慷慨陈词、舌战群儒,又或者是埋首于案卷笔录、追寻犯罪行为的蛛丝马迹。而我,同样心中满怀着对“检察官”这一职业的憧憬,期待着自己能身着神圣检察服,佩戴庄严检徽,坐在威严的公诉席上,代表国家指控犯罪。以前我们常说“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”。从四年大学本科到三年研究生,从国家司法考试到公务员录取,一路的辛酸迷茫,一路的过关斩将。很幸运,我的梦想还是实现了,最终来到呼兰区人民检察院成为温馨大家庭中的一员,刚进院,我被分到侦查监督科,从此开始了我的“女捕头”生涯。
       然而,当我真正步入这个职业,才渐渐发现,我只片面地看到检察官这一职业的光环,却末看到,同事们对着厚厚的卷宗,细细推敲证据材料,翻遍类似案例、法条,不断讨论、请示时的紧张与忙碌,想要做到审查证据要“细”,指控罪犯要“准”并不是件易事。
       来到检察院已经有两年的时间,从接过第一本案卷起,我就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那时刚刚接触批捕工作,面对陌生而又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办结的案件,初生茅庐的我根本不知从何入手,我只能一页一页的翻阅着各种对我来说非常新奇的证据材料,抓不住任何的审查重点,立案标准、证据认定、提审讯问、材料摘录等等,这一切对于我而言都太过的陌生,尤其当我真正需要运用法律理论与案件实际相结合的时候,我开始慌了。在科室同事们的耐心讲解和无私帮助下,我一步步虚心学习,我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,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同事们宝贵的经验,很快我完成了从一名稚嫩的学生到如今可以独立办案的角色转变,这也让我的成长有了一次华丽的蜕变。对待每一起案件我不会是机械化公式化的按照书本办理,我会认真细致的审阅证据材料,不会因为当事人家属上访的情绪失控而故意偏帮哪一方,面对再小的案件也会谨小慎微,充分论证,只为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,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。
       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,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,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。作为80后的青涩检察人,我们不仅承担着代表国家指控犯罪、保障人权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,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。我们追求舒适的生活,但我们不惧怕风浪;我们坚信未来的光明,但我们并不回避改革的考验。   
       在我院新一届党组提出“以上率下、打基础、创一流”的治院总方针下,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团结之心、进取之心、警醒之心,以实际行动履行人民检察为人民的誓言。我们不仅要用真心去会回报党组对我们的厚爱与殷切期望,更要用心血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新变化和新的希望。在我院党组的带领下,我们要拿出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川终属楚的决心,为呼兰院再创新的辉煌奉献我们无悔的青春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路雪


版权所有:呼兰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-1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0090